嚓噗小说 > 都市言情 > 重生2011,二本捡漏985 > 第623章 产学结合,半导体大战(6/9)
争,正常跳槽,都是正常的。

    再说又不是星逸科技主动去挖,是中芯国际的员工主动跳槽过来,星逸科技正常面试,正常用人,没有任何问题。

    最主要的,时间紧迫,科技战迫在眉睫,半导体是第一战场,实在是等不到中芯国际慢慢崛起。

    前世中芯国际是在2017年梁老加入后,才实现了飞速爆发。

    在这之前,中芯国际的28纳米poly/sion工艺很不成熟,良品率太低,性能太差。

    梁老加入后三个月,中芯国际的28纳米  hkg工艺才实现全面量产,等效台积电28纳米!

    可以说,一个28纳米工艺,把中芯国际卡到了2017年年底。

    至于14纳米,需要等到2019年。

    等效7纳米的n+2,需要2023年!

    这节奏太慢了,王逸可等不了。

    只能全面突进,激进点发展。

    按照王逸的规划,2015年第二季度实现14纳米量产。

    三星台积电2016年第四季度实现10纳米工艺量产,星逸半导体可以慢一点,但也要在2017年第二季度实现10纳米量产。

    这样落后半年内,还可以接受。

    至于7纳米工艺,台积电和三星2018年用duv光刻机实现7纳米工艺,但是良品率很低。

    于是2019年又用euv光刻机实现7纳米工艺量产,良品率突飞猛进。

    而星逸半导体就要曲折了,只能用duv光刻机采用多重曝光技术实现。

    再往后,就要掉队了。

    到时候只能看国产euv光刻机的突破,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突破。

    但在7纳米之前,不能落后太多。

    胡老迅速安排下去,星逸半导体全面开动,大肆招人。

    凡是跳槽加入的精锐,只要背调没问题,全部收下。

    不管是来自台积电、三星,还是中芯国际,全部收下,并且待遇比之前上浮30-50!

    在台积电三星开展10纳米工艺研发竞赛时,星逸科技开始了砸钱挖人。

    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仅仅半个月,这一举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