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会逐渐失效。
只是李皓相信,以自己旗下各个公司的发展速度,到时也不会再惧怕同台竞争。
另外除了这些明面上的收获之外,李皓还在光刻机领域,得到了老学长和大领导的额外支持。
那就是允许李皓利用国家的人才技术储备,来集中突破光刻机的各个分项,早日实现整机的国产化。
集中力量办大事,这本身也是中国快速发展的成熟经验之一,现在正是继续拿出来的时候。
当然,李皓能获得这个许可,也不是空手套白狼,同样需要付出很多东西。
比如之前购买研发的那些技术,就需要拿出来共享,另外在研发资金上面,李皓也需要筹备出来,用以弥补国有资金的不足。
在具体合作方式上,则是由徐教授牵头,拉了一个名单出来,其中就包括中电科45所、长春光电所、上海光电所和国科精密等一系列行业领头公司。
由他们分别成立子公司,然后李皓再以技术和资金入股。
其中长春光电所、上海光电所和国科精密研究曝光光学系统,华卓精科承担双工件台,南大光电研制光刻胶,启尔机电负责突破duv光刻机液浸系统。
本来这种合作方式,对于李皓个人利益,实在不是一种很好的保障,中间各项谈判必然会把时间拉的很长。
可事情发展却不是这样,谁让李皓历经这么多世界,早就对钱没有多大贪欲了。
这次的任务是工业兴邦,在不触犯自己底线的情况下,李皓为国出力还是愿意吃亏的。
而李皓这一表现,也让李皓那位老学长都刮目相看,也更加深了,李皓在他们心中那为国无私奉献的形象。
另外除了和这些国企合作,李皓还主动联系了一帮回国创业的人才。
尤其是去年创立的中星微,还有今年回国,有意在上海建立的中芯。
这两个都是日后,国内在世界半导体领域拿的出手的核心企业,李皓也愿意给予助力。
尤其是中芯,他们本身就是做集成电路代工厂的,以后燧人智造的光刻机量产之后,他们也会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。
毕竟璇玑微芯虽然也有自己的生产工厂,可是外销依旧是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