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听闻他征战沙场,武艺不凡,按说在骑马时,应该会更自然从容,可现在他明显有些吃力,只是在强撑而已。”
戚新亮听完之后,眼中精光一闪,挥手就让内侍退后了。
确认了李皓有事,那戚新亮就能放心。
同时也因为觉得李皓活不长,所以戚新亮此时就表现了尤为客气。
不顾自己年龄大那么多,亲自起身迎接李皓,甚至在后面得谈话中,也极为轻松,仿佛这一次两国兴兵,就是一场误会而已。
李皓大致能猜到戚新亮的想法,干脆就得寸进尺的谈起了条件,要求戚新亮退兵。
戚新亮自然不会答应,但也没有拒绝,只是含糊其辞的应付了几句,这次会盟就结束了。
回到了大营之后没两天,李皓当着将士的面,大口的吐出了鲜血,然后就昏倒在地。
一时间大营之中人心惶惶,崔明按照李皓之前说的,以太上皇的名义,站了出来主持大局。
而崔明的第一个决定,就是将公冶固给拿下了,罪名是谋害李皓。
消息传到戚新亮耳中的时候,戚新亮不由得大喜过望。
对于他而言,李皓倒下军心不稳是预料之中的事,而公冶固被拿下,就是真的意外之喜。
毕竟在戚新亮眼中,崔明可从来就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,没了公冶固这个老将,他哪里能掌控得住这支兵马。
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,觉得这事是不是过于顺利。
戚纪祥就说道:“崔明好歹也当了那么多年皇帝,会不知道临阵拿下统兵大将是军中大忌,再者说公冶固可是李皓的心腹众臣,他怎么可能谋害李皓。”
可戚新亮心中是有解释的:“恰恰就是因为这点,所以崔明拿下公冶固才是正常的。
这次李皓出征,还非得把崔明给拉上,明显就是不信任崔明,要把他放在身边看着。
而这一点,也恰恰证明了,崔明这次禅让必然不是真心的,他难道就不想重新回到皇位上,尤其是李皓现在已经倒下。
不过这也正好方便了我们,等到宿军动荡压制不下去的时候,我们就一鼓作气消灭这支宿军主力。”
戚新亮的这套言辞,套用在这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