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透李皓的想法,然后王堃便作为代表专程上门就询问了起来。
对于王堃,李皓自然是信任的,便解释道:「这次进谏必然会触怒父皇,你们出面只会让情况更糟,还不如先置身事外,等待合适的机会出手。」
王堃不解道:「既然殿下明知如此,那又何必要强出头,不妨就等一等。」
李皓笑道:「有的事情能等,但有的事情却不能等,孤之所以这么做,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,舅父就不必多言了。
您只需要相信,孤不会做没有意义的事,只是现在还不方便说而已。
至于那些不相信孤的人,舅父也不必在意,这世上最不缺想当官的人。」
王堃听后就若有所思,作为一路亲眼见证李皓的开挂人生,他真的是最信任李皓的人,比张晗都信任的多。
因此面对李皓这话,他也就选择了离开,并开始琢磨李皓话中的深意。
等王堃回到自己府上,正有一帮子人等着他从东宫带回来的消息,一见到他,便围了上来。
面对他们,王堃就开始了自己编话,在不透露李皓意思的情况下,尽力安抚他们。
等把大部分都劝走之后,才单独留下了公冶固等少数几个知根知底的,说出了实情。
而在李皓准备的时候,皇宫里面最近倒还真没什么事,崔明在王怡的劝说之下,再加上软玉温香的温柔乡,勉强是消了些气。
只是这好心情没维持几天,就被又一次进宫的李皓给破坏了。
这回李皓先是按王怡所说,直接面见崔明继续请求变法改革,免得被认为是故意挑衅,毕竟一心为国的立场是不能动摇的。
反正李皓也知道崔明不会答应,就当是走个过场吧。
一连几次的失败之后,把崔明的耐心磨得都差不多了,李皓才顺势在朝会上借题发挥又进行了一次进谏。
崔明眼看着面前当中站立,又一次躬身下拜请求变法改革的李皓,和随李皓一起跪拜请求的臣子们。
之前就被积攒的怒火,不由就涌了上来,说道:「太子,朕早就和你说过,变法之事不得再提,今日你带着这些臣子,是准备要逼宫吗?」
李皓闻声回道:「儿臣不敢,只是我大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