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,父皇还需问问你母后的想法,毕竟她是最舍不得你的。」
可是真等两人到了正阳宫,崔明却没有问,只是陪着一起闲聊了会家长里短。
也正是因为崔明之后几天,在朝上没有就这事表明态度,让一些人有了臆想,以为崔明是不想李皓进东宫的。
除了王家一脉,其他外戚本来就不想李皓得势,一下子扳倒李皓不现实,但这拖一点后腿,那泼一点脏水,水滴石穿之下总是有效果的。
只不过他们并不敢直接跳出来,就学着之前李皓那样,让几个外围的官员启奏,说太子前往东宫需要延迟,以此试探崔明的态度。
理由也没有抨击其他的,只说李皓年轻,不妨等大婚之后,再入东宫参政,
可李皓怎么会让他们这样,立马就让王堃在背后推了一把,直接把声势给造了起来,把永昌侯、明伯陇给拉下了水。
甚至还引导弄出了人身抨击的路数,开始对李皓的能力、品德,直接展开了攻击。
风头造了起来,立马就有一部分原本中立的投机派官员,和王堃提前安排的人,也加入了进去。
这次除了要把李皓推进东宫,顺带着还要在永昌侯、明伯陇队伍中,混几个亲信进去。
而王家这边,自然是奋力在朝中为李皓辩驳,同时一起出力的,还有李皓的那三位先生。
只是他们的声音在朝中不够响亮,稳稳的处
在下风。
这情况一下子就引起了崔明的警觉,不由开始思考,自己是不是把王家压制的有些过了。
不过永昌侯、明伯陇反应也快,在意识到情况不对后,立马也终止了行动,想把这事情的影响力给减下来。
但问题是,这里面有不少的中间派,和王堃的人,不是他能完全控制住的,再有王堃这边的配合,让这事情并没有消停下来。
此时宫中这边,陈喜知道了这些话,即使知道事情内幕,却也是着急起来:「殿下,如今外朝把您说的如此不堪,越说越离谱了,您真不去管一管。」
李皓看着面前的报告,笑道:「确实如此,他们这想象力不错,即使不当官了,出去写话本应该也能养活自己。」
见李皓不回正题,陈喜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