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其他类型 >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> 第四十五章 封南郑侯(4/6)
打听回来了,而且还特意把伺候的下人都远远支开才说:“关于孙家的处置,是陛下亲自下的旨意,按时间算的话,那个时候已经是事发后很久了。

    所以会不会陛下已经对太子妃忍无可忍,但又不好无故废除,所以想借着你的手来解决那位太子妃,毕竟你们本就有旧怨在身。

    另外我还查到了把消息捅到太子面前的事,确实是有人在背后操作,故意把人引过去的,你猜猜看这个人是谁,我觉得你一定猜不到。”

    看袁慎这幅显摆的样子,李皓才不想搭理呢,就干脆这么默默的看着,等袁慎感觉无聊了,便丧气的说出来了,感觉失去了很大乐趣一样:“我打听到是三皇子府中的人,暗中鼓动并把太子的行踪泄露出去的。

    你说三皇子这是打算做什么,他不会是对太子之位有所企图吧,要是真这样的话,他背后的支持力量可比太子要强上不少。

    不仅在宫中有宠冠六宫的越妃支持,宫外还有小越侯及一帮丰饶功臣支持,你说陛下到时候会不会真有易储之心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下,东宫只怕是会陷入到漩涡之中,你最好还是不要踏进去的好。”

    关于文帝现在有没有易储之心,李皓不知道,但反正在原剧情里面,最后确实易储成功了。

    当然,这其中的原因很多,但不可否认的是,到最后让文帝下定决心的原因,还是凌不疑借用虎符调兵之事。

    毕竟未经皇帝允许,就私自在京畿之地调兵,这无论在哪朝哪代都是重罪,纵使这事太子确实并不知情。

    可终究虎符名义上是一直保管在他手上的,只要出了事,他根本就撇不清干系。

    想来自这事之后,文帝就如当年高皇帝看见商山四皓一般,知道大势已去,天意不可违。

    再加上宣皇后不知怎得,又从程少商身上得到启发,主动提出废后之事,给了文帝顺水推舟的借口。

    可要是李皓入东宫执掌兵事,那至少可以保证虎符不会落入凌不疑手中,堵住这引发崩盘的最后棋子。

    然后只要督促太子把事情办好,不求让他树立多么厉害的形象,只要他不犯什么大错,总还是有机会挽回的。

    而在这方面,李皓还是颇有经验的,毕竟李皓也是扶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