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银钱支持,总不能让我等地方官员只凭一个官印去做事吧。
你三司此次欲要收缴地方所有财权,那日后若是出现灾祸,难不成还要我们等到汴京的救灾银到,再去救济百姓不成。”
对于这个问题,李皓回道:“这话听起来怎么有些问题呢,我朝自太祖年间,便定下了铁律,各州府衙除留下必要的经费外,其余财赋都要全部奉送到京,不得无故截留。
如今的商税之变,只是将收税之权从各地府衙统一收归到三司之中,至于原先的截留部分,现在只要由地方府衙上报三司,再由三司划拨给地方官府,那该留下的实际数量并没有少,我不明白这有什么问题。
而且此番举动也是为了百姓民生着想,由三司统一收取赋税,可以避免各地官府的层层压榨,这对于百姓是好事。”
唐介说道:“这话说起来容易,这进了府库的钱再想调出来,只怕就不容易了,而且这数量真的能全部对上吗恐?
李大人的心虽好,但终究没有在地方为官的经历,不明白在与人对接的问题上,多上那么一步会有多么麻烦。
而且三司衙门远在京城,对于各地税关鞭长莫及,如何对各地税关进行监管,如何保证各地的税关都能依律行事。”
对于这个问题,李皓自然是有想法的,反正大宋亢官问题严重的很,不知多少官员在汴京城待着只领俸禄,而无实职。
等到商税的事开始向各路推广之后,李皓便打算将地方上的巡查制度给建立起来,把这些人给利用起来。
到时不光是针对三司,对于地方官员监察也会放到其中。
当然,这个巡查制度会和现在的台谏有很大的区别,必须要查有实证才能拿人,毕竟现在台谏风闻奏事的那套方法实在太恶心人了。
而李皓的最终设想是等巡查制度完善之后,用他来替代台谏,反正台谏在宋代兴起的原因便就是为了制衡相权,加强皇权。
李皓想着自己日后肯定也得当会宰辅的,免得被人恶心,干脆提前想办法处理下得了。
当然这都是后话,现在面对唐介的问题,李皓其实很不以为然,因为这话说的三司的人会贪污受贿,地方官员就不会一样。
要真说起来,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