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笑,没有去做反驳,显然这话没有说错。
不过这样也对,插手皇权更替,成功了收益确实很大,但失败了代价却也很是惨痛。
当初宫变之时,这些人还是初入官场,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。
而且当时事起突然,很多人都没有反应过来,便加入了进去。
可这次就不一样,这场风波酝酿到现在,所有人都知道一场大风暴近在眼前。
除了本就打算站队的人,其他各家勋贵里面都有长辈出面,教导自家子侄不要插手其中。
当然子侄会不会听话,那就得看情况了,毕竟这年头坑爹的人不在少数。
而顾廷烨和杨文远很明显不在此列,杨文远要顾忌令国公全府老小的性命。
至于顾廷烨虽然对宁远侯府里面的人感官没有多好,但这次因为没有后期的一系列事情,所以多少还有这情面在。
何况现在的顾廷烨,还需要为明兰和自己的一双儿女考虑,自然也更不愿意去为这事而去冒险。
不过说道这里,两人倒是想起了李皓,毕竟若是他在汴京,那么就能把自己和欧阳修给串联起来。
到时文武结合,很多事情也就容易办了。
而不至于像现在一样,因为和欧阳修那边没有根本上的信任,所以连消息都互通不起来,从而失去了在文官阶层的助力。
想到这里,
杨文远不由说道:「不知道李皓那边差事办的怎么样了,能不能及时赶回汴京来。」
顾廷烨回道:「他要回京还得经过枢密院的同意呢,虽然欧阳大相公不会阻拦。
但光是两边传递消息,就得花不少时间,他恐怕是没那么快能回来,现在只希望官家的身体能支撑长些,让朝廷接下来能有一段平稳的时间。」
只不过顾廷烨此时还不知道,李皓如今已经在骑马赶来的路上。
而且事情的变化,显然也没有像顾廷烨预料的那么好。
在那天欧阳修和韩琦谈崩之后,韩琦回去便开始准备,要拿欧阳修开刀。
正好原先欧阳修本就有个盗甥桉的黑历史在,要说这事当时在官场和民间可都是流传甚广。
毕竟是舅舅与外甥女通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