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天之后,郭康又收到了新的消息。梅尔特姆回来给他报信,说上埃及那边,已经基本谈妥了。
早前,第一阶段的交战结束的时候,谢赫和他的一批铁杆追随者,被脱欢等人放回。之后,为了反攻,他又在旧部之外,尽可能收揽了不少人手。其中,有一些是忠于他本人的马穆鲁克和自由人士兵。不过更多的,还是那些对罗马的政策很不满意,因此逃亡上埃及的人。
这些人里,有些是比较保守的宗教人士,不能接受被异教徒统治。不过,可能是习惯了这边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历史,大部分教士倒是没有这么积极地行动,而是像对于之前所有征服者一样,待在自己的教区里,保持一种不冷不热的态度进行观望。
大部分投靠他的人,还是出于很现实的目的:有些人是不满脱欢名为赎买、实为强征的收地行为;有些人是不满自己的贸易特权或者包税特权被取消;还有些则是在官府强行稳定市价和币价的行动中吃了大亏,因此怀恨在心。
这些人的数量,远远超过那些因为宗教问题站队的人。刚刚在城里推行法令的时候,就有人开始逃走。那时脱欢想要派人抓捕,郭康劝他说,后面会有一堆事情需要处理,尤其是面对瘟疫之类的情况,这些人不情不愿留下来,反而很可能会坏事。哪怕不故意搞破坏,有他们在,很多事情也不好推行,所以不如放他们走,甚至鼓励他们离开。毕竟,这种人出现在对方阵营里,可能才是最好的情况。
有些官员对此很不解,觉得至少得把金银什么的扣下来。但郭康说,这些东西,又不会消失。现在扣下来,是咱们勒索当地人钱财;等回头打完再拿,就算是合理缴获了。于是,在郭康的思路下,脱欢默许了这些行为。
结果,确实有很多人选择离开,也确实降低了城里的人口数量,减少了管理压力。不过,跑路的人还是有点太多,甚至超过了郭康的意料:光是开罗,就前前后后离开了小一万人。导致他自己中间都有点怀疑,这边都没正式开始做什么呢,就这么招人烦么?
这些人南下之后,不仅提供了人力,也一反常态地慷慨起来,给谢赫提供了很多财政上的支持。之前谢赫当苏丹的时候,没少和这帮地头蛇斗来斗去,从来没见过他们这么慷慨过,一时间又恢复了不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