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研究,是矛盾的。”
“哦,理论冲突了是吧。”乔锋恍然大悟:“不过我看他现在也不坚持说大家都是希腊人了,也开始说罗马认同的问题了。”
“他的理论,本质上还是为了国家服务的。国家越小,处境越危险,认同的范围也就越会跟着缩小。尤其是恢复故土没有希望的时候,学者们就倾向于把已经丢失的部分开除出自己族群的行列,以保持信心和团结。”郭康摊摊手:“这种事情不奇怪,其实也不是第一次见了。”
“而等到国家的范围不止是希腊语人群的时候,罗马人这个概念,就更加重要了——你看,就和刚才说的一样,希腊只是个民族国家,而罗马就是罗马。当罗马的回归成了定居,这个理论就可以升级了。”
“他跟人吵架,我记得也是类似问题。”郭康拍了拍脑袋,想了下:“哦对了,是当初他考证说,他们那一带的人,都是当年希洛人的后代,甚至建议按照古典时代的方式,组织‘希洛人’士兵。”
“这个理论的主要目标,是证明几千年来,大家一直是这里的住民。这样,就有了更加坚实的证据,证明我们对这里统治的合理性。”
“拉丁帝国建立之后,有不少西欧学者,就开始论述希腊人实际上是迁徙过来的斯拉夫人的。这样一来,他们对希腊地区的征服,就只属于黑吃黑,凭本事抢地盘,而不是欺负原主人。承担的骂名,也就低很多了。而卜列东的理论,就能反驳这类说法。至于军制和名字什么的,其实是附带产物,基本是用来激励大家不要忘记祖先,要坚决对抗蛮族的。”
“不过,时代发展太快。他这个理论很快开始过时了。在很多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很多公民看来,卜列东的这套说辞,就有些莫名其妙。”
“尤其是年轻一代,他们出生的时候,不管是海对岸跑来入侵的土库曼部落,还是拉丁帝国遗留的贵族和土匪,都已经被剿灭完了。”
“现在,根本没有蛮子敢来声索对伯罗奔尼撒的主权。哪怕真有西欧学者还这么说,大家也不会感受到威胁,进而一边气愤,一边赶紧重视起来,准备防御;相反,大家只会觉得有些滑稽,就像看到小丑表演一般,不会太放在心上。他们的第一反应,甚至可能不是‘蛮子害我之心不死’,而是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