嚓噗小说 > 历史军事 > 自建帐以来:罗马汗国记 > 第四百二十四章 朱文奎vs大元科技(6/8)
,有被称为“意匠”的专门工匠,根据这些图案,设计那些线束的排列分布;最后,才是织工操作这些线束,进行纺织。

    郭康认为,这种大型纺织机,其实就是把花纹变成了“程序”,记录在这些丝线线综上。由于这些储存了花纹的线综,是手工编织成的,所以他才用“编”来称呼这个过程。

    他认为,这个思路不止能纺织,还可以用来计算。只是他一直在搞更基础的东西,没有时间做这些,所以给朱文奎提过一次大概思路,就没继续说了。

    而现在看来,对于郭康说的这些,孙十万就算不知道“编程”这个名词,对于其原理,明显也是很清楚的。

    所以,他对于承诺的赠送,确实有底气:这机器真正的核心技术,不在于这些木头部件,而是“编程”的技艺和设计思路。

    同样,这位织娘虽然好看又手巧,但就算把她送给别人,也没什么用——她只是纺织工中的一员,甚至都不是最主要的角色。单靠她一个人,根本无法操作这个大家伙,让它正常工作起来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哪怕有人挑战成功,做出了类似设备,还得到了这台花楼机,他为了更快扩大生产,获得更稳定的技术支持,也肯定会选择与孙十万合作,以求得到完整的资源,让好处最大化。

    这样,看起来是激励当地技术进步,形成竞争,但最后也只是给自己挖掘出一个有能力的合伙人。

    所以,不管什么结果,孙十万看似慷慨解囊,其实都是稳赚不亏的。

    朱文奎暗自叹了口气,觉得这奸商确实不像看上去那边简单。不过,这也同样激发了他的好胜心。

    “你真的愿赌服输?”他问。

    “当然了。”孙十万点点头:“朱公子也是中原来客,不过您不是干这行的,可能不知道。这机器除了中原,便只有波斯才有了,而他们也是明确向中原学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种原理的器械,西汉时就有了,但到现在,一千多年了。来往中原的胡商、出入边关的商人工匠,不可计数。那为什么,至今没有第三家,能大量使用这种器械呢?”

    “所以说,这东西真不是谁都能学会的。”他摇摇头:“波斯人的纺织技艺,其实已经高到能向中国反向输出一些技术了。这边要是